古代兩大哲學家提出了兩大看法,孟子的人性本善與荀子人性本惡。

但傑客在日常的生活修當中,與人接觸久了多少都會有些感觸,傑客並不偏向認何一種看法,傑客也只是平凡人而已,一樣要上班,一樣要吃飯,只多了一個已啟靈的靈修人身份,以傑客體會經驗來看,人一生下來並無所謂的善惡之分,人性的形成在於先天的所帶來的習氣與後天的環境的影響,端看體悟狀態,大多人一生中都被此色身與相所矇閉,因有了"我"與"名字"的存在,產生人們有了二分法判別。

看見實相第一件所需作的事為"不批判",而人們始終會為此"批判"二字產生了因造下了業,再來去祭改辦法會,佛家說"菩薩畏因,凡夫畏果",都已經造下了再來求彌補,會不會太慢?佛陀曾說"神通抵不過業力",但業力敵不過願力,由衷從心懺悔來產生願力不是比祭改辦法會來得有用嗎?

幾天前傑客的伴侶問了一個問題,她說"人為何要到最後才會覺悟",傑客回答"因為我",她頓時無法理解傑客所說,同樣的各位看官你認為呢?每人生活中的體會不同所解讀也不同,而傑客的解讀是平常的生活修當中所體悟的,在傑客認為靈修不只是靈動與會靈而已,那只會使得自己路越走越窄,生活中時時觀照也是靈修,綜使是與同修之間相互會靈也會有二分法的出現,因此同修之間出現了此種情況,傑客也認為這只是同修朋友再盡他的業罷了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Robert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