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<景德傳燈錄>>

一日問曰:「某自到來,不蒙指示心要。」

悟曰:「自汝到來,吾未嘗不指示汝心要。」

師曰:「何處指示?」

悟曰:「汝擎茶來,吾為汝接;汝行食來,吾為汝受;汝和南時,吾便低道。何處不指示心要?」

師低頭良久,悟曰:「見則直下便見,擬思即差。」

師當下開解,乃復問:「如何保任?」

悟曰:「任性逍遙,隨緣放曠。但盡凡心,無別勝解。」

 

<<白話解說>>

龍潭崇信出家很久了,有一天對道悟禪師說︰「師父啊!我追隨您出家這麼久了,你都沒有指示我禪的心要!」

道悟說︰「自從你來到這兒之後,我無時無刻都不在指示你。」

崇信說︰「師父,你在何時何地指示呢?」

道悟說︰「你端茶來,我接茶,你送飯來,我吃飯:你禮拜時,我就點頭。我這不是隨時隨地在指示你嗎?」

崇信低著頭思索良久,道悟接著說︰「看見佛性當下就是看見,如果還要再思考,就差得遠了!」

崇信一聽,完全了解道悟所言,原來佛性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,行住坐臥,吃飯、喝茶,無一不在顯現佛性。

崇信開悟了,他問道悟說︰「如何保任?」

道悟說︰「任由你的佛性自由自在的去運作吧!一切隨緣,不必造作。除此之外,不用再給自己添加太多色彩,及太多的念頭,凡事以平常心看待就好。」

禪 宗悟道的人,有幾句名言︰「平常心是道。」「青青翠竹,悉是法身。鬱鬱黃花,無非般若。」即指一切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真理的存在,真理遍藏一切處,道就在 其中。也就是說生活中一景一物,一言一行,無一不是真理,無一不是道。因為「道」是無所不在,所以道悟禪師才對崇信說,我隨時隨地都在指示你,只是你不曾 察覺罷了。

  禪宗公案裡有另一則故事與此有異曲同工之處。宋朝有位詩人名叫黃山谷,跟晦堂禪師學禪三年還沒有悟道。

 

  有一天他問晦堂禪師:「師父啊,有什麼悟道的方便法門可以告訴我嗎?」

 

  晦堂禪師回答說:「你讀過論語嗎?」

 

  黃山谷說:「當然,讀過!」

 

  晦堂禪師說:「論語上有兩句說:『二三子,我無隱忽爾?』」(意思是說,你們這幾個學生,不要以為我隱瞞你們,我沒有保留任何秘密,早就通通傳給你們了。)

 

  黃山谷這下子臉紅了又綠,告訴晦堂禪師實在不懂!晦堂禪師一拂袖,就出門往山上走去。黃山谷苦了,啞口無言,只好跟在師父後面往山上行去。到了山上,秋天桂花開,香得很。到此,師父回過頭來問黃山谷:「你聞到桂花香了嗎?」

 

  黃山谷心裡正悶著,突然被師父這麼一問,自然把鼻子翹起來聞聞,然後說:「我聞到了。」

 

  師父接著說:「二三子,我無隱忽爾!」

 

  這下子黃山谷悟道了!

 

  上山,秋天,聞桂花香,平淡無奇,但是悟道了。悟到了什麼?為何能悟道?這些都要參啊!

 

  道悟禪師對崇信指示的「道」,不是有個光,有個境界,而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。道悟禪師傳的道是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應該隨時隨地無所住,坦坦然,物來則 應,過去不留。所以道悟在生活上的表現是,「你端茶來,我接茶;你送飯來,我吃飯…」,是無時無刻不在指示崇信,「道」就在這裡。

 

  當崇信領悟「道」是在平常日用中之後,還強自繼續在思索個究竟的解答時,道悟禪師又出手了,說:「見則直下便見,擬思即差。」意即,當下即是,動念即乖。 高明的禪師們接引眾生往往用三心切斷的方法,讓你瞭解初步的空性。把不可得的過去心去掉,把沒有來的未來心擋住,就在現在心,當下即是。當下即是又是個什 麼東西?它不是空,也不是有。你要認清楚,把握這當下一念才能見「道」。

 

   當我第一次了解「當下即是」時,我把它應用在生活中的所有待人接物上。凡事用當下的第一念心去對待,即是在接觸所有事物的第一剎那時,隨順心中自然的 反應,不思善、不思惡,自然的對待任何事物。結果得到很多的領悟,生活與修行也因此起了很大的變異,這與以往用三心二意,瞻前顧後的思慮心所得的結果,是 截然不同的。勉強來描述,就是此心無事,像個鏡子,心如明鏡台,有境界來就映,用過了就沒有了。 最後崇信再請示道悟禪師,悟道之後要如何保持?亦就是悟道之後要如何生活。

 

  道悟禪師回答:「任你的道性,隨緣自在,不用刻意造作,凡事以平常心對待。」

 

  人活在自己的想像裡,把自己想像成煩惱的人。未悟道的人想像有佛法可修,有道可以追求,其實這就是造作、無明、執著;已悟道的人停止想像,清楚的看清真 相,一切諸法本來都完美無缺,不需要再多一番造作。所以說悟道後要如何保持呢?就是老實面對每一個當下,隨緣了舊業,更不造新殃,如此而已。


arrow
arrow

    Robert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